INTRODUCTION TO RELATED DISEASES
1相關病種介紹

-
前列腺疾病是成年男性的常見疾病,通常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等。前列腺炎大致可分為急性及慢性,致病原因由細菌和非細菌感染引起。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原因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前列腺癌早期多無特別癥狀,當癌細胞生長時,前列腺體肥大,擠壓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難。這些癌細胞可隨著血液擴散到身體其他部分,晚期可引起膀胱頸口梗阻和遠處轉移等癥狀。
男性性功能障礙主要包括性欲障礙、陰莖勃起障礙和射精障礙等,據統計 40~70 歲男子中有 52% 患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礙。造成性功能障礙的原因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生物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性功能障礙發病率很高,如早泄的發病率是 14%~41%,亞洲人群男性 ED 患病率 2%~88%。
2研發現狀:細胞治療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產品
2019年,韓國首家勃起功能干細胞治療生物研究企業 PHARMICELL(韓國知名上市藥企),通過 2018 年第 3 季度電子系統發表公示,把已獲得 KFDA 審批的急性心肌梗塞干細胞治療劑 CELLGRAM 適應癥擴大到勃起功能障礙的治療,并成功完成干細胞治療勃起功能障礙 1 期臨床試驗研究。美國 2020 AACR 大會云上開講,安進(Amgen)公司報告了一種新型 STEAP1 x CD3 雙特異性抗體免疫療法 AMG 509 的研發進展,有望用于前列腺癌和尤因肉瘤的治療。
目前國內開展干細胞聯合相關療法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僅有 4 項,在真正將干細胞移植用于臨床男性生殖系統疾病的治療之前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尤其在腎源性干細胞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
3傳統療法
中醫治療:中藥治療是臨床當中最常用的方法,既可以使用一些內服藥,也可以使用外用藥。針灸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患者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讓腎氣充足,讓腎功能逐漸恢復正常,通過對各個反射部位進行推拿,可以幫助患者促進血液循環、調整經絡,促進性興奮,改善性功能。
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選擇性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劑、前列腺素E1乳膏、性激素等。
弊端: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都可能產生藥物依賴性,且其服用周期長,毒副作用強,病情易反復,通常只能緩解癥狀,可能需要長時間的持續治療,同時需要配合其他治療方法,風險性高,影響生活質量。
4USCs 腎源性干細胞的作用
USCs 可以定向分化為生殖細胞,如精子和睪丸細胞,從而增加男性生育能力。
USCs 還可以分化為血管內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等,通過增強陰莖血液循環和組織修復,達到改善勃起功能的效果。
USCs 能夠釋放多種生物活性因子,如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神經營養因子,這些因子在組織修復和神經保護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USCs 經體外誘導分化 14 d 后,可以表達尿路上皮細胞特異性基因 Cytokeratin 7、Cytokeratin 20、Uroplakin Ⅲ 和平滑肌細胞特異性基因 α-SMA 和 SM22。
5USCs 腎源性干細胞作用機制
歸巢效應:移植體內后,通過體內循環分布到生殖系統受損組織中,并長期生存;
參與組織損傷修復:干細胞穿透各層組織、血管內皮屏障,自發趨化聚集在組織損傷處,再通過定向分化和細胞因子的分泌促進損傷組織的修復;
睪丸間質細胞再生:修復受損的腎臟和睪丸間質細胞,分泌足量的雄性激素,恢復和增強性功能,提高男性性生活質量,有效干預男性不育。
免疫調節抑制減輕炎癥癥狀:抑制T細胞增殖及低水平表達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Ⅰ、MHCⅡ)、血管細胞黏附因子,能多潛能分化、參與旁分泌過程,進行免疫調節,減少炎癥的發生。
6天歲生物 USCs 腎源性干細胞藥物技術路線

-
USCs 在男性生殖系統中主要應用于修復創傷、感染、腫瘤、畸形等原因引起的生殖系統解剖結構異常和功能障礙。USCs 在體外經過特殊培養基誘導,可轉化為功能性尿路上皮細胞和平滑肌細胞,天歲生物在研究中將分化的 USCs 聯合細菌纖維素支架移植入裸鼠體內時,可形成尿路上皮和平滑肌組織。

-
天歲生物采用 USCs 和聚己內酯表面修飾復合支架應用于膀胱重建,在糾正壓力性尿失禁的細胞治療策略的研究中發現, USCs 可通過表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 VEGF) 促進肌肉和神經再生,且過表達 VEGF 的 USCs 可以提高移植細胞的存活率,促進肌源性分化,改善神經支配。

-
在神經損傷引起勃起功能障礙的研究中發現,海綿體內注射色素上皮衍生因子進行遺傳修飾的 USCs 能夠促進勃起功能恢復和維持損壞海綿體的結構。對人工腎的研究發現, USCs 也可以作為生物人工腎上皮和近端小管細胞的良好替代物,與生長因子結合并通過生物聚合物遞送時, USCs 可釋放相似細胞因子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和VEGF) 并增加血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