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新突破:首張處方落地
2025年6月6日13時32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黃曉軍院士團隊成功為一名急性移植物抗宿主?。╝GVHD)患者完成“艾米邁托賽注射液”注射,標志著我國首款干細胞藥物正式進入商業化臨床應用階段。此次治療全程嚴格遵循標準化流程:藥品從凍存環境取出后,經專業清洗、質檢、包裝及掃碼追溯,通過冷鏈運輸直達醫院,確保藥品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視頻截圖版
完整版視頻見文末
二、藥物價值:填補臨床治療空白
該藥物由鉑生卓越生物科技研發,于2025年1月通過國家藥監局優先審評審批程序附條件批準上市,用于治療14歲以上激素治療失敗的aGVHD患者。作為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致命并發癥,aGVHD傳統治療手段有限,而“艾米邁托賽注射液”通過以下機制實現突破:
免疫調節:分泌抗炎因子抑制過度免疫反應;
恢復免疫平衡:提升調節性T細胞活性,抑制炎癥因子釋放;
精準修復:干細胞定向遷移至腸道等損傷部位,促進組織再生。
三、技術奠基者:黃曉軍院士團隊的“北京方案”
本次臨床應用的落地,離不開黃曉軍院士團隊十余年的科研積淀。其主導建立的“非去T細胞單倍型移植”體系(國際公認的“北京方案”),解決了造血干細胞移植中供體來源稀缺的世界性難題,關鍵成果包括:
優化供者選擇原則:提出年輕、男性供者優先策略,突破傳統白細胞抗原匹配限制;
建立復發防治體系:開發分層個體化治療方案,顯著提升患者生存率。
該方案已推廣至意大利、以色列等全球數十家醫療中心,成為國際主流的單倍型移植標準。
四、產業意義:干細胞療法邁入商業化時代
首張處方的開具具有三重里程碑意義:
打破“零上市”歷史:終結我國干細胞藥物長期缺位局面;
驗證全產業鏈能力:從研發、生產到臨床應用,實現標準化閉環;
推動行業加速發展:為再生醫學、免疫疾病治療等領域提供可復制的商業化路徑。
五、未來展望: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
隨著國家《干細胞研究與器官修復重專項》政策推進,以及北京、上海等地開放外資參與干細胞研究試點,我國干細胞產業迎來發展機遇。專家指出,隨著精準分化、三維培養等核心技術突破,干細胞治療有望在神經修復、慢性病管理等領域實現更廣泛應用。
專家觀點
“干細胞藥物已進入‘黃金十年’,其商業化標志著我國創新療法從實驗室走向病床的關鍵跨越?!薄獓宜幈O局藥品審評中心權威專家。
免責聲明:
文章僅用于科普交流,無任何商業目的不作任何商業用途,亦不表示任何醫療聲明或建議。
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