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開年,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正在大力發展創科,生命健康科技是關鍵的核心領域之一。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和創新科技署日前向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委員會提交文件,概述設立預算 60 億元的“生命健康研發院”的最新安排。該項目由八所受資助的大學申請,但強調需要跨學科、跨機構/研究機構和國際合作元素。預計將支持建立多達三個不同的“生命健康研發院”,專注于細胞和基因治療以及生物信息學等前沿課題。
01 推動跨院校跨學科國際合作
2023/2024 年財政預算建議撥款 60 億元支持生命與健康研究所。創新發展局和創新發展署的最新文件強調,香港在生命健康研究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包括五所世界前 100 名大學、兩所世界前 40 名醫學院和廣受認可的臨床試驗中心。此外,國家“十四五”規劃確立了香港國際創新中心的定位,并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對香港來說,積極服務國家的需要尤為重要。
這份文件引用了國外的經驗,指出建立一個比大學更大的研發機構可以促進科研合作,吸引不同背景的頂尖學者和科學家參與,加快創新技術的轉化,促進突破和轉化,應對生物學的挑戰,健康和公共衛生。同時,更大的研發機構也可以提供全面的職業發展階梯和更先進的研究機會,這有助于培養研究人才。
為此,創科局及創科署將為“生命健康研發院”設立一個資助計劃,供設有醫學院及/或生命健康相關學科的教資會資助大學申請,以促進生命與健康技術的研究,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者和科學家,發揮跨機構、跨學科的互補優勢,協助香港建立研發生態系統,造福社會。申請必須包括跨學科、跨大學/科研機構、國際合作,以及配對形式提供資助等元素。
02 須聚焦細胞和基因治療等主題
該文件指出,“生命健康研發院”須進行包括但不限于細胞和基因治療、生物信息學、生物醫學工程、先進療法、醫療診斷、疫苗研發以及臨床試驗等生命健康科技相關主題的基礎研究、轉化研究及成果轉化。
根據這項資助計劃,最多可以建立三所“生命健康研發院”。每個研發院的建議資助金額將根據個人提案和配對資助確定。如果研究院的執行進度和表現不符合預期或違反任何資助條件,特區政府保留停止提供資助的權利,在嚴重情況下終止協議,并要求研究院退還已發放的資助。
生命健康研發院”的資助項目還將提供特殊的學術和知識產權安排。為了鼓勵大學研究團隊參與研發機構的工作,該計劃將允許大學使用資金確保參與者保持其工資水平,或者允許大學雇傭額外的人員來支援原有教學活動,以便參與研發院的人員可投放更多時間專注于研發工作。
知識產權方面,文件建議研究團隊/發明者可獲取的知識產權利益分配不少于七成,此舉可提供更大誘因,促使本地、內地和海外研究團隊參與“生命健康研發院”的工作。
創科局及創科署計劃在今年就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 60 億元撥款,其后會成立一個由學術界、業界人士和政府官員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再邀請有關大學提交申請,落實研發院建設工作。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